过度害羞、怕出丑
在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中,每个孩子都在尽情地展示才艺。
只有晶晶怯生生地躲在妈妈后面,默不作声。
轮到她表演的时候,她被妈妈逼着唱歌,结果表现很差。
她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小,脸涨得通红。
妈妈赶紧打圆场,“我家孩子就是害羞”。
其实,晶晶不光是在这样的场合害羞,甚至在小朋友玩耍做游戏时,她也只敢在旁边观望。
她说,因为害怕别人不欢迎她,所以她不敢主动参与。
晶晶常常和妈妈说,她觉得自己不优秀,别人肯定都不喜欢她。
晶晶妈妈很担忧:
这不是性格害羞,而是自卑呀。
过于敏感、玻璃心
曾有家长吐嘈,她们家孩子很“玻璃心”。
“乐高拼不起来,急的哭”;
“练琴不专心,家长声音大了点,也哭”。
孩子这么脆弱,常常吓得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说话,生怕一个不小心,又把孩子给惹哭了。
在班集体中,和同学相处时,她也会因为“和小朋友玩游戏玩不赢”之类的小问题而闹争执。
老师说两句,孩子就委屈地哭起来。
这类“玻璃心”的孩子,他们对别人的评价,特别是批评,会感到难以接受,甚至耿耿于怀。
更严重的是,周围的人明明不是在谈论自己,她总是习惯把自己和“差评”对号入座,接着大发雷霆。
这种玻璃心的孩子,看似是性格敏感,实则和他们自卑的心理,有很大的关系。
过于乖巧懂事
朋友家是二胎家庭,自从有了妹妹之后,姐姐变得非常乖巧懂事。
这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懂事,让朋友既欣喜又担忧。
曾经她心爱的玩具谁都不能碰,现在她一定会让给妹妹。
在与别的小朋友相处玩耍时,她总是很照顾别人的想法,很迁就别人的想法。
直到有一天,孩子沮丧地从学校回家,告诉妈妈:
她在课堂上坐得比谁都要笔直,让她耿耿于怀的是,老师没有表扬她。
夜晚入睡前,妈妈将大女儿依偎在怀,和她谈心。
女儿告诉妈妈,自从妹妹出生以后,她害怕爸爸妈妈再也不爱她了。
所有一切都有了答案。
朋友说,当时她泪如泉涌。
孩子因为担心大人不爱她,她百般讨好,压抑自我。
其实,懂事的背后,却是一种不配值得爱的深深自卑感。
过分嫉妒他人
曾有报道称:
天津的一名11岁女孩小晴,在父母离异,母亲再婚生下小弟弟后,她拒绝上学。
她还要求妈妈跟自己形影不离,甚至“退化”到用奶瓶喝水,要妈妈喂饭。
因遭到妈妈严厉批评,她开始呕吐、厌食,当被送进医院时,整个人已经瘦得皮包骨头。
她说的一句话,让人不寒而栗:
当时想把自己饿死,看见他们那么着急,心里特别高兴。
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:
“心存嫉妒的人,他们的幸福不是建立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上,而是建立在和别人的比较上。”
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由外界掌控时,她一定是可怕的,同时又是极度可怜的。
她们不仅容易自卑,也都难免活得焦虑。
回避竞争、竞赛
新学期开始,班上又要选班干部了。
有家长说,自己的孩子不愿意竞选班长。
家长问起原由,孩子说,因为自己不够优秀,别人也不会选她。
课前三分钟是孩子才艺展示的时间,这位家长鼓励孩子展现自己。
孩子的回答是,我觉得我会表现不好。
孩子处处害怕和躲避竞争。
这位家长忧心忡忡地说,自己事事要强,却在不经意间,竟养出了一个自卑的孩子!
作家毕淑敏曾说:
“自卑出现了并不可怕,只要把自卑摆到桌面上来,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现,从容面对,自卑就成了一只纸老虎,一戳就破了。”
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自卑的,孩子之所以自卑,大多都是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。
那么,什么样的父母,会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呢?
声明:本公众号尊重原创,素材来源于网络,好的内容值得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